浙财东方创联实践服务团三下乡,见证人才推动乡村振兴

Connor 欧意交易所app 2024-07-11 63 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臧嫣 实习生 郑钱浩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人才作为核心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驱动着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中,大学生作为一支“生力军”,正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力量。6月16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与海宁农业农村局、海宁市长安镇联合发起成立海宁市乡村振兴人才实训中心,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为海宁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7月3日-7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一支由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9名同学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团队,深入海宁乡村腹地,见证了乡村电商促富人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乡村农旅发展人才如何携手并进,共同绘制出一幅乡村振兴的海宁画卷。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供图

乡村电商促富人才:数字浪潮中的领航者

走进天明村,仿佛踏入了一个被互联网科技精心装扮的乡村世界。一群充满激情与智慧的乡村电商促富人才,正利用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的浪潮,将这片土地上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

实践团成员在此亲眼看见了电商人才与农户之间紧密无间的合作。他们携手并肩,共同打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花卉品牌。从选种、种植到包装、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智慧。这些品牌不仅承载着天明村的独特韵味,更传递着乡村电商人对品质与创新的执着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天明村的电商发展之路并非孤军奋战。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的积极参与以及农户的全力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新兴方式,天明村的花卉产品成功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和市场的广泛覆盖。这不仅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更为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力。

此外,实践调查团队还深入了解了海宁袁花镇的“农光互补”项目和桃园村塔莎园艺的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在袁花镇,光伏产业与农业生产的完美融合,为绿色低碳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桃园村“共富工坊”的运营过程,电商人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精心策划的直播活动、创意十足的营销方案以及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为工坊增收。

同时,他们还积极培训当地农民掌握电商技能,帮助他们拓宽销售渠道、提高收入水平,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供图

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科学规划与战略引领的践行者

在周王庙镇的调研中,团队成员深入了解经营管理人才如何因地制宜地制定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他们不仅精通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更懂得如何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推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中,云龙蝶园的案例尤为典型。这个由当地经营管理人才精心打造的农家蝶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生态景观,更是一个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亮点。云龙蝶园利用创新思维和科学管理,将原本荒芜的土地改造成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生态价值的旅游目的地。这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也为当地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展开全文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供图

此外,海宁家纺城和海宁皮革城作为海宁乡村产业的标志性项目,同样展现了经营管理人才的卓越贡献。在家纺城,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市场布局、产品种类、销售模式等方面的信息,感受到了这里浓厚的商业氛围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而海宁皮革城则以其丰富的皮革制品和完善的产业链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商家和消费者。期间,团队成员还与当地商户进行了深入交流。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供图

乡村农旅发展人才:绿水青山的守护者与创新者

实践调查团在兴城村了解到,该村在“健康兴城”理念下,除推动“健康+”多元发展外,还孕育了美洋洋基地这一璀璨明珠。

美洋洋基地依托兴城村的生态优势,集花卉观赏、亲子互动、科普教育于一体,成为乡村旅游新热点。这里,四季花卉争奇斗艳,水果采摘乐趣无穷,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休闲体验,也带动了当地花卉产业与水果种植业的繁荣。

此外,美洋洋基地还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入乡村故事与民俗风情,让游客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经营管理团队的精心打造下,美洋洋基地已成为兴城村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与花卉、水果等特色产业相辅相成,共同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供图

在周王庙镇的小云龙蚕桑基地,实践调查团队感受到了乡村农旅发展人才的独特魅力。他们以云龙村深厚的蚕桑文化底蕴为基础,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巧妙融合,打造出了集蚕桑生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亲子游乐园和研学基地。通过设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基地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前来消费体验,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供图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为我们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还帮助实践团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乡村振兴,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参加实践的学生总结说。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创业学院副院长蒋超表示,实践服务团的实地走访调研,不仅总结了乡村人才培养海宁模式,也为助力浙江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添一份力量。未来,学院将继续着重培养大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让当代大学生作为新生代力量注入乡村振兴的实际工作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