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股财报解读丨2023年业绩逆市大增,财通证券靠的是三个密码
在过去的2023年,A股市场出现了较大波动,各大指数均收跌,靠天吃饭的券商日子也自然不太好过。不过,财通证券却给公司近20万股东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营收、净利润双双实现正增长,且增幅均超过30%。
4月25日晚,财通证券(601108.SH)披露了2023年度报告。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度,财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65.17亿元,同比增长35.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2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7%,较2022年增加1.71个百分点。
行业整体下滑,公司营收、净利增速居行业前列
来自中证协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3年12月31日,145家证券公司(只包括证券类子公司,另类、直投、境外、期货类除外)总资产为11.83万亿元,净资产为 2.95万亿元,净资本为2.18万亿元,全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059.02亿元,实现净利润1378.33亿元,同比下降3%。
已经上市的券商整体表现要好于全行业。同花顺iFinD显示,截至4月26日,在已经披露年报数据的46家上市券商(含控股券商公司,下同)中,有15家券商的归母净利润超过20亿元,其中,能取得营收、净利正增长的仅有6家,分别为申万宏源(000166.SZ)、财通证券、华泰证券(601688.SH)、招商证券(600999.SH)、国信证券(002736.SZ)、中国银河(601881.SH);其余9家中,6家营收、净利双双负增长,另外1家增收不增利,2家增利不增收。
在这15家券商中,财通证券以35.03%的营收增速,居第一,48.43%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居第二,公司也是其中唯一一家营收、净利增长均超30%的券商。
2023年,财通证券驱动投行、投资、财富三大业务板块,进一步整合优化公司优势资源,目前“三驾马车”已全面起势,业务布局更趋合理,跨周期发展、可持续增长效应进一步显现。
股权、债券业务双丰收,投行业务增长超70%
2023年,由于IPO放缓,券业投行业务“受阻”明显。数据显示,按照上市日期口径统计,2023年A股市场IPO、增发和配股等多种方式的全口径股权融资事件共818起,较2022年同比下降近17%,合计募集金额1.13万亿元,同比下降32.80%。
展开全文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财通证券把打造一流现代投资银行作为“一号工程”,立足浙江区位优势和公司资源禀赋,做精做细,投早投新投小,投行业务实现收入7.63亿元,同比增长达77.04%,股权、债券业务双丰收。其中,股权方面,成功保荐并上市的IPO项目6单,其中5单为浙江省内企业,在浙江省内保荐IPO企业上市数量及排名创新高,居省内市场第一;全国IPO辅导企业家数33家,其中,浙江省内IPO辅导企业家数26家,省内排名第一。债券方面,全口径债券承销规模达1233.79亿元,历史性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79.17%。
这一年,财通证券做“浙商浙企自己家的券商”角色也愈加丰满。截至2023年末,财通证券已与浙江省内10个地市及51个县区级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开展走进浙江商会、走进浙商浙企系列活动,覆盖浙商浙企超3000家。
投资业务布局三大科创高地,实现8家IPO上市
当前,战略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持续成为股权投资热点。
财通证券通过全资子公司财通创新开展另类投资业务。围绕浙江省“315”创新体系建设工程、“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布局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和健康医疗三大科创高地,推动“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2023年,财通创新完成投资项目11个,认缴投资金额合计5.11亿元。截至2023年底,累计投资股权投资项目58个,认缴投资金额合计51.04亿元,累计已实现8家被投企业IPO上市。
而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来看,2023年,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作用进一步被强化。
财通证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财通资本,聚焦聚力以母基金为引领、股权投资基金和政府产业基金双轮驱动战略定位,重点围绕新兴科技、先进制造、智能汽车与新能源、新材料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大健康五大板块进行投资布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23年底实缴规模提升至券商私募子第16位;目前管理及服务的政府产业基金规模达522.5亿元,同比增长31%,协助省内引入一批重大项目;在管私募股权基金37支,实缴规模达108亿元,同比增长153%,成功备案40亿元杭州城西科创制造业母基金及80亿元股权投资基金,实现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121%。新增股权投资金额55亿元,同比增长190%。已实现7家被投企业IPO上市,累计投资企业超过60家,累计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
财富业务转型见成效,客户数与资产规模双双快增长
2023年呈现先涨后跌的结构性行情。Wind、中证协的统计数据显示,证券公司全年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席位租赁)为984.37亿元,同比下降12.95%;实现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净收入142.11亿元,同比下降8.24%。来自机构的数据显示,2023年市场新开户数同比下滑17%。
财通证券财富业务转型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深入推进分公司综合化改革和业务机构化转型,以客户为中心,延伸服务链条,2023年,财通证券客户数突破32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4%,增速跑赢市场;客户资产总规模7795亿元,机构客户数量与资产规模取得较快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财通证券同时还加大“固收+”产品与共富类产品的设计落地和推广,共富类产品销售量同比提升近80%。
与此同时,财通证券两融业务规模在2023年度达到189.12亿元,较年初增长20.5%;自有资金股票质押规模37.94亿元,较年初增长33.50%;信用业务实现收入5.95亿元,同比增长8.87%。
财通研究所在2023年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一方面,其对内研究服务支持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研究所的发展带来了公司公募基金分仓佣金的大幅增长。研究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5倍,服务机构家数同比增长超50%,研究行业覆盖率达80%。
此外,财通证券子公司财通资管也继续走出一条稳中有进的发展曲线。2023年,证券行业资产管理业务规模8.83万亿元,同比下降9%。但财通资管截至2023年底的管理规模达2765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非货币基金公募管理规模981亿元,同比增长13%。
财通证券重要的参股公司永安期货,不仅凭借衢州生猪“保险+期货”项目入选2023年中期协“保险+期货”案例,还实现产业客户开户同比增长22.3%,新增7个品种的做市资格,其国际业务板块也紧抓美元加息机遇,创新开拓跨境收益互换业务。
逆市增长,财通证券靠的是这三个密码
在券商行业整体不景气的2023年,财通证券却实现了稳步增长,且旗下业务板块大多均衡发展。这串“逆市增长”密码是什么呢?
在财通证券董事长章启诚看来,第一个增长密码是明晰的战略定位,即在扎根浙江的基础上,主动融入长三角发展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海南自贸港等重大战略,上海、重庆、北京、深圳、海南等五大业务总部的建设都在有序推进中,这给财通的发展预留下了空间。
第二个增长密码,是财通证券坚守“金为实服务”初心,推动投融资端平衡发展、良性循环,这为财通的发展把稳了方向。
“第三个增长密码,是来自于优化业务结构布局,这为我们实现跨周期均衡发展夯实了基础。”章启诚强调,财通证券将持续通过“投资+投行+财富”三驾马车的联动机制,加强资源共享和业务联动,更好落实“以投资者为本”理念,深耕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助力浙江“地瓜经济”藤茂根深。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