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本地生活怎样做更赚钱?快进来看看~
本地生活赛道可谓是竞争不断,市场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围绕着“变革、开拓、创新、尝试”展开的本地生活每天都有新故事。
不少人也在创新与发展中窥见了更多的机会,互联网行业进入存量时代,而本地生活赛道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基于此,不少巨头都相继在本地生活发力。本文就行业未来会发生哪些变化以及后续的发展趋势如何进行简单分析,为明年想要入局本地生活的创业者提供一些思路。
一、线下商超、便利店,找到新主场
在今年,各大外卖平台的竞争开始不再局限于餐饮商家,外卖的风也吹向了线下商超和便利店。越来越多的商超加入了即时零售的队伍。而作为城市生活“毛细血管”的便利店,同样搭上了风口。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毕马威共同发布的《2024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已有超九成便利店开通线上业务,其中线上业务销售占比为2023年的2倍。
便利店搭乘即时零售数字化“东风”,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降本增效,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同时拓展更广的业务覆盖范围和服务更多的用户群体,从而获得销售和用户的双增长。
即时零售的快速发展原因在于:消费者的即时零售消费习性已经形成,消费者希望通过即时零售,获得高效、便捷的购物体验。尤其在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对即时性消费的需求更高。而下沉市场同样还有更大的增量空间。
近年来即时零售一直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5042.86亿元,预计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2022年的3倍。
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场、连锁门店、便利店开始找到新主场,自营平台在明年的商家洽谈方面,可以不再局限于餐饮商家,试着扩大平台服务范围,或许明年想积极踊跃线上的是用户身边的便利店。
二、外卖“短视频+直播”或将成为趋势
今年抖音团购外卖开始在本地生活大肆扩张,用户刷着短视频就可以点外卖了。而作为外卖行业的龙头企业,也开始尝试新形式—“直播”。
展开全文
据悉,在直播一级入口刚上线的7月份,美团直播单月的GMV大约在5-6亿,环比增速在20%,但8月份迅速上涨到10-12亿,并陆续出现破亿直播间。到了10月份,单月GMV突破20亿元。
据三方数据统计,巨头直播订单平均转化率在30-40%。也有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直播间的整体核销率(订单最终转化为门店销量)在60%左右,要比抖音高出近一倍。
而抖音生活服务在上半年的支付交易总额超过了1000亿元,来势汹汹的抖音,用半年时间就超过了去年一年的成绩。也就是说,“短视频+直播”的形式已经开始渗透到用户的外卖消费习惯中。
本地生活商家直播的优势在于,外卖它面向的是周边3-5公里的用户,直播则面向全量用户,双方在销售规模和信息流广告竞争对手数量完全不在一个量级。这种条件下,当各个平台佣金率相同,本地生活的商家营销成本更低,也有更多降价的空间。
就像抖音入局本地生活后,给商家带来的新增量以及伴随而来的广告投放倾斜,美团直播也同样需要传递出它可以帮助商家带来增量。而外卖平台运营者只有把握趋势才能进一步调整平台的运营方向。
三、即时配送将迎来发展高点
我国即时配送订单量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最新的估算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即时配送的订单超过400亿单,同比增长30%左右,市场规模达到约2000亿元。
此外,加上即时零售的快速发展,配送运力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以说,即时配送这个千亿级“大蛋糕”已经形成,它进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另一方面,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入局本地生活,订单增量虽然见涨,但短期内他们不具备自建配送团队的能力,后期的配送短板很有可能也是依赖于第三方配送企业来补齐,虽然现在快手还未和第三方配送企业展开合作,但想要在抖音和快手依靠庞大的流量进行短视频或者直播带货的商家,都需要第三方运力平台的支持。
加上自从美团允许商家自配送之后,转为自配送的商家也越来越多,一是可以节省部分的配送成本,二来市面上自建的配送运力企业也越来越多,商家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更大的议价空间,自然就会多家对比,多方合作。
因此,结合以上的内容和市场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今年乃至以后都是做配送平台和进行第三方订单对接配送的好时机。
四、下沉市场潜力释放,外卖新蓝海
随着人群触网率提升,“小镇经济”凭借数量庞大的人口基数、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迅速崛起,成为消费市场关注的焦点。
二级及以下市场正在成为品牌餐饮的新蓝海。在2023—2024年餐饮连锁门店地域分布中,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的门店数分布比例整体略有收缩的趋势,三线、四线、五线城市的连锁门店分布提升显著,2024年连锁门店在三线和四线城市的分布均提升了0.9个百分点。下沉市场连锁品牌门店的比重逐渐增加。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各级城市人均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三四线消费需求向一二线城市趋同,广阔的下沉市场为行业带来充分的潜在增长空间。
麦肯锡曾发过一份报告预测,我国个人消费规模到2030年将达到65.3万亿元,其中超过66%的增长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县乡市场。
再从今年上半年连锁品牌在不同城市线的外卖订单量来看,四线的30%及五线城市的36%外卖订单量增速远高于新一线至三线主体市场的28%增速,下沉市场的外卖空间正逐步打开。
因此,下沉市场未来很有可能成为餐饮品牌和各大外卖平台主攻和寻求增量的新市场,此时本地平台更应该优化自身服务,扩张更多外卖增长点,为品牌提供主动下沉的动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