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投资者教育三大悖论!投资者教育的后果异化成欺骗投资者

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4-04-04 92 0

2022年两次银行理财大规模的亏损引发教育投资者的狂潮,看起来似乎是为了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合格投资者,但现实却告诉我们,银行理财投资者教育不是向合格投资者发展而是向傻子投资者方向异化,因为理财投资者教育正在出现三大悖论,从而用力的方向和用心都跑偏了。

教育理财投资者到底是如何跑偏的呢?让我们好好看看吧。

银行理财投资者教育三大悖论!投资者教育的后果异化成欺骗投资者

第一大悖论:银行理财投资者教育应该是充分揭示理财风险,结果异化为成了掩盖产品风险

理财投资者教育的本质是“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银行理财从保本保息的稳健理财向净值化风险理财转化以后,银行理财有风险的本性就成为必然,让广大的理财投资者确立投资风险意识、明确理财投资是有风险的无疑对于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培养大批的合格投资者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如果上面的出发点是正确的,那么理财投资者教育的重点就应该是充分提示理财风险,不但要教育理财投资者“理财有风险”,还要告诉投资者理财产品投资有哪些风险以及出现风险的程度,让理财投资者面对风险时从容面对,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才是理财市场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但现实却是,理财机构和理财销售机构只是表面上强调理财投资有风险,只是在理财产品亏损时强调“理财有风险,损失自己担”,而对于理财产品存在的具体风险几乎不提及,更不会告诉你哪一款理财产品存在什么风险?恰恰相反,在销售理财产品时有意无意强调银行理财产品是稳健的、没有风险甚至业绩比较基准都是有保障的,而在理财产品说明书中也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风险后果提示不充分甚至刻意隐瞒投资风险,导致投资者根本无法判断理财产品风险,只能被动地根据银行理财明确的产品风险等级和业绩比较基准的高低盲目选择理财产品。

理财投资者的教育虚伪而肤浅,原因是理财机构并不希望惠南投资者具备理财产品的投资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只是希望投资者积极购买理财产品并且最好到期之前长期持有,这样的投资者教育不仅必然失败,而且可能会严重破坏投资者对理财投资的信心。

银行理财投资者教育三大悖论!投资者教育的后果异化成欺骗投资者

展开全文

第二大悖论:银行理财投资者教育应该是提高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风险识别能力,结果却异化成了推销银行理财产品

投资者教育带有一定的推介功能是难以避免的,但理财投资者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如何提高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风险识别能力,让广大投资者了解理财市场风险、有效识别理财产品风险、有针对性的选择投资理财产品,这样在理财产品出现亏损时才能从容面对和客观接受。

但现实呢?理财投资者教育不仅没有教育投资者有效识别理财产品风险,更多的异化为对理财产品的推广和导流,从而成为诱导投资者进行理财产品投资的大秀场和大卖场。

根据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对32家基金公司的192个直播视频逐一实测,视频中关于投资理财产品营销内容时长占总直播时长的均值达到43%,部分机构的直播中60%左右的时间都在进行产品营销的情况。也就是说,这些视频本来应该是投资者教育、提示产品风险、教育投资者识别风险,却有平均接近一半的时间在推销产品。

根据相关机构的公众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投资者教育营销化现象较为普遍,24%的基民认为基金公司的投资者教育内容都是以产品营销为主,大部分基金公司的投资者教育内容都是跟着市场热点推广自己销售的新产品。

以推销产品为主的投资者教育,到底是教育投资者提高风险意识、提高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风险识别能力还是诱导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而完全忽略或者有意忽略投资风险和产品风险?这种投资者教育不但降低了投资者教育的可信度,同时更重要的是可能引导投资者忽视风险而投资购买理财产品,这样的投资者教育结论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银行理财投资者教育三大悖论!投资者教育的后果异化成欺骗投资者

第三大悖论:银行理财投资者教育应该是提高投资者的维权能力,结果却异化成了说服和诱导理财投资者接受投资理财亏损的现实

理财投资者教育要明确理财投资者应该有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特别是有权利了解所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信息、可能的投资风险、理财管理者应该具有的责任以及理财投资者所具有的维权能力,这才是确保理财市场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如果理财投资者不能面对理财管理者的侵权行为无法维权,无法全面了解应该获得的理财信息,理财投资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理财市场必然会竭泽而渔、难以持久。

现实中呢?所有的投资者教育内容中很少有对理财投资管理者应该尽责任的教育,如果投资管理人不尽责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和对理财投资者什么样的赔偿?对上述的内容几乎没有,而理财投资者应该有的维权手段、方式等教育几乎更没有,理财投资者教育已经异化为诱导理财投资者购买投资理财产品、变相为理财投资管理者的投资失误买单、甚至引导理财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亏损包容、接受甚至心甘情愿,这才是最可怕的。

2022年银行理财两次大规模亏损以来,很多理财机构负责人和一些所谓的专家强调投资者教育,但出发点却是觉得投资者不成熟因此对出现的风险有意见,甚至出现了风险就提前赎回引发赎回潮,即使在众多银行理财产品亏损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公司赚的盆满钵满而投资者却亏的哀号遍野时,仍然在加大超额收益的分成比例甚至达到100%。

从目前我国理财市场的发展阶段看,投资者教育确实很有必要,但是投资者教育不能异化化对理财投资者进行诱导购买、异化劝诱甚至企图让投资者接受理财投资管理人的失误、出现的风险和分割投资者利益。你对目前的理财投资者教育满意吗?(麒鉴)

评论